Search


【從一位專業會議同步口譯所得到的啟發】

昨日應朋友之邀約,聽了一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從一位專業會議同步口譯所得到的啟發】

昨日應朋友之邀約,聽了一場有關投資理財的演講。投資理財一直以來都不算我在行的 (笑),我就暫且分享我對於該場同步口譯所得到的啟發好了。

讓我特別感受到啟發的是,其中一位同步口譯的「英進中」(英文翻成中文) 橋段。這位譯者在翻譯中不但口條清晰、用字得當,整個聽起來像是「他在給一場中文演說」,而不是「他在翻譯一場英文演說」。講述的方式,容我直白講,比台上的講者更清晰易懂、抓得住聽眾極短的注意力。

從大學以來,因為上課就是用英文、看原文書,所以十多年來就算看書、聽演講、不論刻意還非刻意,都接觸、選擇的是英文的頻道和資源。

也因為所學是如何用科學方法學習語言,經過很多有意識、刻意的練習和調整後,英文的能力也大幅的提升。但昨天一隻耳朵掛著口譯機時,另外一隻耳響起了2015年回高中母校演講時,當年的英文老師跟我講的: 「講得好棒!但,梓沅你的中文退步了。」

仔細想一想,其實我所學習到的「中文」,大多分成兩大塊:「日常閒聊」不然就是「古文」。所謂「不要太文謅謅」但又「不失專業感」的中文,其實成長過程當中,是很少 input 的。而我們的 output,受到我們的 input 深深的影響。

當然,任何學習都起始於 motivation。學習有專業感、人家能夠清晰易懂的口條是 "optional",並不是每個人都在乎自己有沒有、也不是每個職業都一定要。就像是詞彙量嚴重不足、寫作文法錯誤百出,還是可能當上某個大國的總統般。

但天生無法安於現狀的我,聽完後我決定給自己一點功課。在 Anders Ericsson的「刻意練習」法 (Deliberate practice) 中,第一個步驟是 Set a stretch goal (And this stretch goal has to be very specific)。也就是很確切、自己還不見得能做到的目標。

我決定給自己2個 stretch goals: (1) 錄製自己說明一件有點的想法時的中文,給自己 feedback,練習把贅字全部拿掉 (2) 尋找中文演講自然不做作但又專業、清楚、流暢的 input (role model)。

也就是說,接下來除了繼續每天和同學一起精進英文之外,也要好好精進中文。

我分享完我的了。

而你呢?想要英文進步的你,接下來你給自己英語學習的 stretch goal(s) 是什麼呢?從哪尋求 feedback 呢?如何積極尋找很多的 input ,並認真思考這些 input 呢?(人生很殘酷,不好好注意這些 input 的話,絕大多的 input 都會溜走而對學習沒有顯著影響的)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☆ 創勝文教共同創辦人 ☆ 哥倫比亞大學應用語言學碩士 ; 主修: 第二語言習得, 英語教學、認知心理學 ☆ 專長:成人英語、企業英語內訓、留學考試、師資培訓、留學代辦
View all posts